反應釜在線粘度計的傳感器探頭直接接觸物料,其清潔度和完好性直接影響測量精度與設備壽命。清洗和維護需結合物料特性(如粘性、腐蝕性、固化性)、探頭類型(如旋轉式、振動式、毛細管式)及設備運行工況,遵循“定期清潔、科學維護、精準校驗”的原則。以下是具體操作指南:
一、核心前提:清洗前的安全準備
停機與隔離
先關停反應釜攪拌裝置,切斷粘度計電源,確保探頭處于非工作狀態(tài)。
若反應釜內有壓力/高溫物料,需先通過泄壓閥卸壓至常壓,待物料冷卻至50℃以下(避免高溫燙傷或溶劑汽化),再通過放料閥排空釜內殘留物料(劇毒/易燃易爆物料需按危廢流程處理)。
防護措施
佩戴耐酸堿手套、護目鏡、防護服(針對腐蝕性物料),若使用有機溶劑清洗,需在通風櫥或防爆區(qū)域操作,禁止明火。
工具準備
基礎工具:軟毛刷(尼龍材質,避免金屬劃傷探頭)、專用擦拭布(無絨棉布、聚四氟乙烯抹布)、針管/沖洗壺(用于狹窄縫隙)。
清洗試劑:根據(jù)物料特性選擇(如水溶性物料用去離子水;油性/粘性物料用乙醇、丙酮、二甲苯;固化物料用對應溶劑浸泡,禁止用強酸強堿直接沖洗探頭敏感部件)。
二、不同類型探頭的清洗方法
在線粘度計探頭結構差異較大,需針對性處理(以工業(yè)常用的旋轉式和振動式為例,二者占比超80%):
(一)旋轉式探頭(如Brookfield、AntonPaar旋轉粘度計探頭)
核心部件:轉子(測量元件)、軸套、密封件,易纏繞粘性物料或堆積殘渣。
常規(guī)清洗(物料未固化時)
步驟1:拆卸轉子(部分探頭可在線清洗,無需拆卸,需確認設備說明書)。若需拆卸,用專用扳手擰下轉子固定螺母,輕取轉子(避免磕碰轉子表面的精密紋路)。
步驟2:預沖洗。用低壓沖洗壺(水壓≤0.2MPa)沖洗轉子、軸套及探頭基座,去除表面浮料(高壓易損壞密封件)。
步驟3:浸泡+擦拭。將轉子放入盛有清洗試劑的容器中浸泡5-15分鐘(粘性物料可延長至30分鐘,禁止浸泡電機接口),用軟毛刷輕刷轉子縫隙、軸套螺紋處,再用無絨布蘸試劑擦拭至無殘渣。
步驟4:二次沖洗+干燥。用去離子水(或無水乙醇)沖洗殘留試劑,最后用壓縮空氣(需除油除水)吹干,或自然晾干(避免陽光直射)。
頑固污漬清洗(物料固化/碳化時)
禁止用鋼絲球、砂紙等硬物刮擦!可用以下方法:
溶劑浸泡法:用溫熱的專用溶劑(如固化樹脂用乙酸乙酯,碳化物料用5%稀硝酸,需確認探頭材質耐腐蝕性)浸泡30分鐘,待污漬軟化后用軟毛刷清理。
超聲清洗法:將可拆卸的轉子放入超聲清洗機(加入對應溶劑),以40kHz頻率清洗10-20分鐘(僅適用于無電子元件的純金屬轉子)。
在線原位清洗(CIP,無需拆卸時)
若反應釜配備CIP系統(tǒng),可將清洗噴頭對準探頭,依次用“預沖洗水→堿液(如0.5%NaOH,針對油污)→沖洗水→酸液(如0.3%HNO?,針對無機鹽)→最終沖洗水”循環(huán)清洗,每個階段持續(xù)5-10分鐘,最后用壓縮空氣吹干。
(二)振動式探頭(如Vibro粘度計探頭,常見于高粘度/含顆粒物料)
核心部件:振動叉/振動桿(敏感元件,表面有壓電陶瓷)、防護套,易附著粘性物料或卡入顆粒。
基礎清洗
步驟1:若物料未固化,直接用低壓沖洗壺(或CIP噴頭)沖洗振動叉間隙、防護套濾網(wǎng),去除表面附著料。
步驟2:用蘸有清洗試劑的無絨布輕擦振動叉表面(力度要輕,避免損壞壓電元件),縫隙處用針管注入少量試劑沖洗,再用去離子水沖凈。
顆粒/固化物清理
若防護套濾網(wǎng)堵塞,用軟毛刷輕刷濾網(wǎng)孔,或用針管對準孔道吹通(禁止用尖銳物體捅刺)。
若振動叉附著固化物料,用蘸有溫熱溶劑的棉布包裹浸泡10分鐘,待軟化后用軟毛刷輕掃,禁止直接掰扯物料。
禁忌
絕對禁止將振動式探頭整體浸泡(避免電子接口進水),清洗時需用塑料袋包裹探頭尾部的接線盒/連接器。
(三)毛細管式探頭(較少見,用于低粘度流體)
核心部件:毛細管管路、進出口接口,易因物料結晶或顆粒堵塞。
清洗方法:用針管或微型泵將清洗試劑(如乙醇、去離子水)從進口端打入,反向沖洗毛細管(利用壓力差排出堵塞物),重復3-5次,直至出口流出的試劑無殘渣,最后用壓縮空氣吹干管路。